當國民黨多人請纓想出戰台北市之際,似乎黨主席吳敦義對老部下李鴻源仍心有所屬,欲將其作為搶攻台北市的秘密武器。李鴻源外型英挺,有大將之風,也擔任過內政部長及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,日前針對前瞻治水方案批評政務委員張景森「說外行話」,引發社會共鳴,算是頗具新聞能量的藍軍人物。
尤其李鴻源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關係非常好,在國、親兩黨漸行漸遠的當下,若李能出征北市,或許也代表某種程度的國親合作,只要李選得不差,可使2020年國、親合作競逐大位的可能性增加。但李鴻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,特別是在柯文哲最具優勢的年輕選票上。
首先,柯P最堅實的基本盤為年輕族群,就算李鴻源在台大教書,但鮮少看到年過六旬的李和年輕族群互動的新聞,就連八年級生熱衷的社群經營也不常看到他的蹤跡。
現今選戰中,網路社群早已成為政治人物競選行銷工具的首選,公眾人物平時不經營臉博客來書,參選時才急就章成立粉絲團,總會被人認為誠意不夠。這點和多年經營臉書,粉絲已超過77萬、14萬、10萬的羅智強、蔣萬安及江啟臣相差甚大。
其次,或許吳會認為找李能夠讓國、親建立合作關係,或許2020年大選,宋楚瑜就不會再出來分食國民黨選票。但問題是,「泛藍」早已是個陳舊且落後的概念,原泛藍選民在近幾年的多次選舉後,其投票行為早難以捉摸;而老宋及其子弟兵「脫藍」走自己的路,在藍綠間扮演平?者的瘋狂賣客企圖心亦甚明顯,吳想藉拱李來制約老宋的用心良苦,或許反而更會被宋認為是「吳參選2020掃平路障的一步棋」。若此,宋、吳之競合關係及權力互動,反而成為李是否參選的關鍵。
再者,李鴻源被認為具一定程度非典型政治人物的性格,除了其問政風格外,也表現在其處理緋聞的模式上,也因此緋聞是其從政路徑上會被連結的元素。就連2015年記者問「李鴻源可能參選總統」話題時,柯P竟順口說「那種八卦事情不要問我」。可見緋聞已成為民眾連結李鴻源的最直接印象,婦女選票一向視此為毒藥。
基於以上論述,李鴻源雖形象鮮明、具魅力,但參選盲點亦頗明顯。吳敦義不妨將視野放寬,在布局台北市長的候選人時,多考慮一下在年輕族群中具號召力的中壯及新生代「安、強、臣」。此3位社群經營均有一套,蔣萬安、江啟臣兩人均為選舉出身,社群中常有和年輕族群互動的活動、影片、照片及文章;羅智強更勤於筆耕,近日邀八年級生擔任競選發言人,也放話要柯P「準備好藍白拖、我會去找你」,炒熱了媒體版面。
這3位藍營戰將不僅年輕、學歷高、戰力強,也符合國民黨一直宣示「用壯育青」的標準。吳敦義若仍只謹守傳統思維,只願找些當年有為其捍衛政策或年高德劭的「舊臣」,而忽略對競爭對手基本盤或選區脈絡的細膩洞察,或是不願以「跨選區、出奇兵」的創新思維來應對柯P這非典型的對手,國民黨的台北戰役或許已提前結束了。
(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)
(中國時報)
- 旺報觀點-人幣走自己的路 有待考驗
- 南韓誓阻戰火 要拉北韓回談判桌@1@
- 賠了夫人又折兵 整治價更高
- 處處玉石廢料 見證南島文明
- 重啟核電 日本能 台灣也能
- 漢來美食、乾杯 下半年拚拓點
- 川普脫稿撂狠話 軍方提油澆火
- 乾杯醫影 8月28日法說登場
- MAYO鼎恒數位科技執行長簡士評:企業數位化 先從「人」著手
- 短 評-天然獨的反思
F449B047E4E073A2